撑粤语部落

举报、起诉【攻击粤语及广府人】的言行 www.yueyu.info

入声在普通话及某些方言是如何逐步消失的?

2024-3-1 第5运营编辑组 文化交流

作者:珠江水流

很简单,普通话本来就没有入声,因为普通话是满人创造的语言。

其实普通话不等于满语,两者的内涵不一样,但普通话与满语都是满人创造的语言。

宋末元初,蒙古人占领了北方大部分地区,元朝以大都(北京)话为基础,编制了《中原音韵》,借以取代原来的《广韵》,掺杂了许多蒙古、女真、契丹等族语言的特点,特别是将入声分派到其他三声,导致北方话声母结构迥异于古汉语,无入声、无浊音,总体以高音为主。又把平声分为阴、阳两类,归并旧韵为东钟、江阳、支思、齐微等19部,已接近于今北京音。我们知道,元辽金都是胡人政权,这就足以证明普通话不是什么真汉语!

古汉语是分-n-m、gkh未腭化、带入声韵的。现在的普通话gkh变成jqx、-n-m不分,入声不分!很显然,普通话并不是什么纯正汉语!

清朝建立初期,虽然满清政府将满语定为“国语”,但南京话(江淮官话)依然是官场的标准用语。后来满族人为了和汉族人沟通,在学说北方汉语的过程中创造出一种新的语言——普通话。

1909年晚清政府摒弃满语,正式确认普通话为“国语”。

今天推行的普通话,就是满人创造的普通话。普通话是以北京官话为基础,普通话最主要的采集区之一,便是滦平。如今的滦平也成为国家级普通话体验区,被称为"普通话之乡"。

可以说,无论是满语还是普通话都是满人创造的语言。普通话不等于满语,但也是满人的语言。

普通话连发声态对立也没有,根本不能用有效的声韵对比构建出格律诗的声律节奏。所以,普通话连格律诗也写不了,只能写格律化的诗!普通话其实就是满语汉化的结果,从语言学的角度就可证实,只是很多人不敢面对现实而已!

普通话传承自清朝官方标准语,而清政府并不是由汉族人建立的政权,而是由满族人建立的一个政权。因此,清朝的官方标准语并不是什么纯正的汉语。传统汉语是具有入声韵的,这是有古汉语声韵字典典籍作为证据的。普通话和汉语的最大差异,就是丢失了汉语的入声声韵。入声声韵非常重要,这是汉语演化了几千年,才演化出来的语音文明核心。正是这些汉语入声声韵,使汉语具有了思维效率上的优越性。

“入声”,究竟是什么东东?

其实很简单,在说文解字中,“张口为欠,闭口为合”,你普通话念一次就知。

在粤语读音中,“合”hap6,念这字时双唇合上的,而普通话是张开的喉音,显然本意已经丢失。

再以王维的山居秋暝为例:

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平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人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判断这首诗的平仄时,要特别注意“石”竹”“歇”三个字。这些都是古代的入声,而派入了现代普通话的平声中,在古诗中应当作为仄声来看待。粤语是完全对应了入声:石sek6 竹zuk1 歇hit3

入声目前在中国各方言中有大概六种情况:

一种类似粤语,完整保留中古汉语的p、t、k三个入声韵尾(但是不能完全对应,大部分对应)。

第二种是存在于一些客家话和闽语,有p、t、k韵尾,但是不完整,只有其中一部分。

第三种类似吴语和大部分江淮官话,入声韵整体变成一个短促的喉塞,不能区分韵尾。

第四种类似新湘语和西南官话岷江小片,入声不明显喉塞,但是有单独的入声调值。

第五种类似西南官话除去岷江小片那样,入声整体并入某一个其他声调。

第六种就是类似普通话,入声被无明显规律地并入其他几个声调。

入声特征之一是入声调。入声调是一种“声调”,声调语言才具备声调特性,而满语、蒙古语都不是声调语言,它们充其量有“语调”,但是语调不具有辨义功能,语调只能区分语气而不能区分语义。声调具备区分词汇意义的功能,这是声调语言的重大标志。举个例子,普通话中声、绳、省、剩四字具有完全相同的辅音和元音结构,但因声调不同而具有不同意义。

普通话是落后的语言,存在大量的同音字,比如:订金与定金、法治与法制、治病与致病、权利与权力、的得地、桌角与桌脚等等很多都分不清。还有:急、棘、极、级、及、吉、集、楫、即、瘠、籍、辑等字用普通话读都基本同音的!而用粤语读却清晰,发音也不同,这就係粤语文化的博大精深,不是普通话能比的。

普通话没有入声韵是其死穴,这是普通话落后的原因之一。


标签: 珠江水流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