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西行动:粤语式微,旗帜鲜明地支持广东人“撑粤语”
2024-3-24 第6运营编辑组 文化交流
来源:凤凰网
2010年,广州市政协一份关于增加电视台普通话播音时间的提案,引发了一场关于“粤语存亡”的大争论。时隔一年有余,“推普限粤”再起风波,广东省政府近日颁布政令,规定由明年3月1日起,广东媒体粤语播音须报批,拒不改正者主管将受处分。
广州江南西地铁站“撑粤语”游行示威
然广东的几家电视台相继表示表示推普新规对市民看粤语节目影响不大,但事态的最终发展还得看明年3月份的落实情况,可以想见的是,新规已经引起了很大一部分粤语使用人群的反感和不快。全国那么多地方有方言,同样的规定也普遍存在,为何单单“粤语播音需报批”会成为新闻,它究竟有何特殊?
虽然广东的几家电视台相继表示表示推普新规对市民看粤语节目影响不大,但事态的最终发展还得看明年3月份的落实情况,可以想见的是,新规已经引起了很大一部分粤语使用人群的反感和不快。全国那么多地方有方言,同样的规定也普遍存在,为何单单“粤语播音需报批”会成为新闻,它究竟有何特殊?
广州“撑粤语”海报
粤语使用人数众多,与绝大多数广东人生活方式息息相关
粤语的传播范围有多广,看一看使用粤语的人数就知道。目前广东省大概1亿人口当中, 使用粤语的人口大约有6700万,加上广西粤语使用人数大约为2500万,香港700万,澳门55万,泰国500万,新加坡和马来西亚500万,美国和加拿大200万,全球将近有1.2亿人口使用粤语。
力挺“粤语”的韩志鹏认为:粤语与本地的生活方式息息相关,如果粤语没落,生活方式也会随之改变。他还担心广州人到时会因此而集体失忆。此前更是有评论指出, 不要小看割向粤语的每一刀,不要轻视民众的每一次呼声。一所小学对粤语的封杀令,表面上看去无关全局,但是这一刀下去,扼杀的不仅仅是一个语言工具,更是在某种程度上阻断了孩子们进入粤语这种生活方式的成长之路;一个电视台删减几个粤语节目,表面上看去无伤大雅,甚至为了某些名义还显得有些必要,但是这刀一旦出鞘,收回来却不容易,因为明天、后天还有更多更为重要的“名义”催生更多的刀子。
粤语不仅是岭南文化的载体,而且是维系华人华侨的纽带
另一方面,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杨小彦教授则表示,粤语一直是岭南文化的重要载体,并且是连接广东与港澳以及东南亚华侨的重要桥梁。从这个意义上说,在全国范围内,几乎已没有什么方言的影响力可以和粤语媲美。电视台用普通话播音在其他地区早已是司空见惯之事,为什么在广东,出现这种事情乃至规定竟会如此轰动呢。
具体来说,现在,在广东地区的所有电视台、电台中,普通话的频道、节目数量和时段都不少,而粤语的频道和节目则并非是太多了。在广州城市景观日新月异、文化旧貌急剧变为商业新颜的今天,粤语几乎成为了地方文化的最后立身之处。在以上种种背景下,以一种公权力的决策提案来压缩广州电视台的粤语频道,或者在未征求民意的基础上出台“粤语播音需报批”的规定,其意义都有可能被急剧地放大。舆论和民意都认为,地方政府提出或者出台这样的决策,难免给人一种“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的感觉。
加之近年来岭南文化式微,更是加剧了粤语圈“狼来了”的焦虑
最后,粤语圈的人之所以变得“敏感”起来,一个最主要的原因是,随着广州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新移民、“新客家”大量涌入,北方文化迅速渗透和浸染,使得岭南文化的发展空间萎缩,无形中加剧了粤语圈的文化焦虑。基于此,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汪洋还曾说过“岭南文化不要断送在我们手里”之类的话。
说到底,无论是“推广普通话”、还是“保卫粤语”,“粤普之争”的背后是对岭南文化式微的恐惧和对本土文化保护不力的担忧。因此,在看似“狼来了”的不必要忧虑中,更应该寻到并宽慰那份亟须被理解的焦躁情绪。
[!--empirenews.page--]
诚然,目前由于经济发达等因素,越来越多的外来人口涌入广东工作和生活。因此为了方便像笔者这种外省人,“推普”确实存在着一定的必要性。但是,推普,是否意味着必须要“限粤”?是否意味着必须每个广东人都必须会普通话?是否意味着大众传媒就必须要远离方言?
事实上,说粤语与推广普通话并不矛盾
有一种观点认为,在历次“普粤”之争中,人们人为放大了粤语与普通话的矛盾对立,过度解读了粤语的存亡去留,也就是说,说粤语与推广普通话并不矛盾。
正如暨南大学汉语方言研究中心名誉主任詹伯慧所说,粤语和普通话并不存在非此即彼的问题。粤语地位的变化是和广州移民城市的特征相适应的,过去二十余年间,大量外来人口涌入广东,改变了这里的社会生态,也改变了语言环境。语言作为交流工具,伴随城市化和人口结构的变化做出适应性调整,是社会变迁使然。
但方言渐少,“限粤”势必会损及语言多样性
@联合国 的微博曾经发过一则关于语言多样性的微博,说“如果使用母语授课,将有助于推动小学教育的普及、减少文盲并使妇女的能力得到增强。如果使用当地的语言开展工作,就可以使更多的人了解有关艾滋病、疟疾和其它疾病的知识,从而更加有效地控制这些疾病的流行。如果能用当地语言和方言传授技术,环境就会得到更好地保护。”
但我国的现实却是,方言的消失已经是不可避免的事实。以学校教育为例,一位来自广州的朋友表示,以前他们读小学的时候,老师跟同学都是说粤语的,所以基本上除了上课外,其他时间大家都是用粤语交流。而现在,不少老师跟同学根本就不会说粤语,基本上在学校都用普通话交流。甚至有老师要求在学校不准用粤语交流,要统一用普通话,还要求学生回家也跟家里人用普通话交流。
如果此次“推普新规”最终落实被证明是在“限制粤语”,那么粤语必将面临一场严峻的生存危机,而这样的情况想必是很多说粤语朋友不愿意看到的。
而且违背民意,可能造成文化之间的对立和冲突
另一方面,以“推普”为由,进而达到“限制粤语”的目的,势必会在广大的粤语使用人群中产生反感乃至抵触情绪,去年的“粤语保卫战”已经为此做了注脚。
应该说,一直以来,土生土长的广东人对城市是有感情的,对当地文化的保护也自然最有发言权。但是,自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在所有的城市改造中,我们看到的城市文化面貌的决策者的诉求与地方文化、传统价值的保存与认同无关,而更多的是对政绩与城市新面貌的追求。所以,在很大程度上,广州人对公共事务的无力感是由一种微妙的关系所带来的,即在身份认同的差异性上构成了文化保护意愿和政府决策人意愿的冲突关系。在这一点上,功利的“推普新规”恐怕也免不了要扮演加剧岭南文化和其他文化,特别是以普通话为代表的主流文化之间对立和冲突的角色。
总之以行政权力主导语言发展尤需谨慎
最后,以行政手段改革语言,在国际上向来有诸多争议,诺贝尔奖获得者哈罗德•品特的剧本《山地语言》中有句话现在广为流传:“你的语言被禁止了,你有什么问题吗?”这句台词被很多人引用来批评针对语言的粗暴政治行为。
具体而言,在地方方言问题上,政府不应该用自己的行政权力和主观意志来主导语言的发展。其实不必建议政府做什么,只要他们明白不应该做什么,地方方言的存在与发展就是很自然的事情;只要他们在分配公共文化资源的投入的时候,不把时效政绩作为利益驱动,而把对文化的尊重放在首位,地方文化的保护就有了基本保障。
[!--empirenews.page--]
去年广州地区的“保卫粤语”活动如火如荼进行时,《新周刊》执行主编封新城编发了一条微博:“没有方言的城市是可耻的”,一时间成为此事转发率最高的评论之一。他的话或许稍显偏激,但在中国,方言的存在又确确实实成为一地文化艺术丰富的象征。
历史上,官话与方言曾长期并行不悖
中国历来就是官话与方言并行不悖。前者提供规范,后者提供语料,向来都能互补与融合,二者关系一直比较和谐。正如杨小彦教授所说:“中国在历史上就是一个‘统一书面语,又有不同方言’的国家,方言反映的是地方的文化特色。”他还笑道:“光绪皇帝见康有为,难道会因康有为普通话不标准而不重用他吗?”从历史的角度来反对“唯普通话独尊”的规定和做法。
但这种并行不悖的情况到近现代发生了显著变化,如果放在中国近百年的历史来看,社会的各种革命与转型一直伴随着语言统一的争论。日本学者市川勘、小松岚在他们的语言学著作《百年华语》中指出,百年现代中国以来,在关于语言统一的正式会议中,能够做到纯粹从语言的角度考虑,而不考虑政治因素,不受其干预的,只有1913年的“读音统一会”。
1949年之后,关于新文字的争议则已不是学术之争,而是关系到人民解放斗争的态度问题。1955年推广普通话达到高潮,而“推普”本身是作为一项很严肃的政治任务来完成的。1956年,毛泽东在“全国文字改革会议”上言重九鼎,对语言的重要性做了肯定,也对推广普通话做出了最高的定义与指示。同样在五十年代,大陆对面的台湾也出现了相应的“国语运动”,海峡两岸在几乎同时不约而同地致力于对语言的推广,不能不说是看中了语言背后的政治叙事和影响。
现实中,方言存废关乎地方文化艺术的存亡
在中国的现实中,方言的存废则直接影响了地方戏曲和其他艺术的兴衰。在过去的半个多世纪里,地方戏的大规模消失已经达到了令人吃惊的程度。仅江西一地,每年就有20种地方戏目不及挽救而灭绝。
而作为地方戏基础的方言的边缘化,也是地方戏面临毁灭的重要原因。没有陕西方言就没有秦腔,没有宁波话就没有甬剧,假如苏州人不再说苏州话,昆曲也就成为无源之水。当各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越来越受到重视的时候,我们是否应当反思过于急切地推广普通话和打压方言给各种地方戏带来的损害?
因此,出于对丰富一地文化艺术的目的,政府应该清醒地看到,过去曾经是处于不断萎缩之中的地方方言,在今天的现实语境中有可能是需要重新扶持、重新作为地方文化的语言载体而受到保护和激励其发展;那种把地方语言看作是推行大一统文化之障碍的文化激进主义价值观,在今天的文化语境中也应该被多元文化共同依存与共同发展的文化自由价值观所纠正。
尊重各地域族群方言发展,不妨学习台湾经验
值得注意的是,在“地球村”的演进过程中,尊重地方资源、尊重文化的多元性的思潮也在不断抬头。我们看到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以来,西方很多国家对于原住民文化的保护力度也在加强。它和“地球村”的发展其实是并行的两个趋势。
而在保护原住民文化,尊重和保护各族群方言的发展上,台湾地区有太多的经验可供内地借鉴和学习。一方面,透过各类颁奖典礼,我们可以发现其在电视、电影和音乐等多个领域,都会用大篇幅和一些奖项突出对原住民语言及其文化的重视。以音乐为例,台湾不仅有闽南语歌曲的评奖,还有客家音乐的作品及其评奖,大陆则在这一块简直就是弱爆了,除了一些少数民族的音乐外,基本很少见到比较有代表性的方言音乐作品和评奖。另一方面,在台湾地区历届领导人的竞选中,候选人总是尽情地秀着自己国语之外的“方言”,其中现任领导人马英九更是为了“讨好”选民,而自学了“闽南语”、“客家语”、“原住民族语”等多种“方言”。
应该说,台湾社会中有许多不同族群的原住民,是上帝的恩典,因为文化的多样性和特殊性对一个社会的发展而言是正面的,可以使人们感受到族群的多元。不过台湾地区单原住民语有12种以上,保存上确实不容易,原住民委员会也针对保存原住民语言积极努力,投入教育资源,希望原住民学生都至少会说简单的问候语,甚至唱一些原住民的歌曲,对语言保存价值很高,这些细节方面的做法,内地在推广普通话的同时,是不是可以花费更多精力去学习,以保护更为丰富的地方方言呢?!
总结
“儿童相见话不懂,国语应答何苦来”,“推普”大潮下,学者贺卫方曾用这样的诗句表示了对以粤语为代表的方言渐渐“死去”的焦虑和担忧。
标签: 粤语
发表评论: